互聯互通ETF信息平臺

三月概況


數據來源:上交所,深交所,香港交易所,中華交易服務。截至2025年3月31日。
*南向/北向ETF日均成交額:互聯互通機制下的日均成交額。

北向合資格ETF排行榜

基金規模排名前十
排名 代碼 基金名稱 基金規模
(億人民幣)
1 510300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3408.16
2 510310 易方達滬深300ETF 2354.18
3 510330 華夏滬深300ETF 1601.73
4 159919 嘉實滬深300ETF 1515.56
5 510050 華夏上證50ETF 1463.11
6 510500 南方中證500ETF 958.04
7 159915 易方達創業板ETF 839.10
8 588000 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 824.83
9 588080 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 580.89
10 512100 南方中證1000ETF 510.67
  • 華泰柏瑞:3月市場的極端風格有所回歸,大小盤最終表現接近,滬深300指數微跌。短期市場聚焦於關稅的影響,出口鏈影響較大,但內需板塊可能隨著政策對沖受益。綜合來看,儘管地緣衝擊加大,但考慮到底層敘事無變化,滬深300指數當前仍可擇機加倉,風格上可能具備相對收益。(2025-04-09)

  • 華夏基金:近期特朗普超預期關稅導致市場風偏回落,而國內宏觀政策儲備工具和空間充足有望發力對沖,核心資產優勢凸顯。指數行業分佈均衡,內需、紅利等板塊有望直接受益于增量政策下的基本面預期改善。指數目前估值水平依然具有優勢,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2025-04-08)

  • 嘉實基金:2025年2月官方製造業PMI回升至50.2%,再度回到榮枯線上方,2月PMI回升主要由於春節後復工複產以及政策助力等因素。同時自2024年9月底以來,政策持續發力,包括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互換便利等政策逐步落地,而且10月份財政部新聞發佈會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比如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等等。2024年12月政治局會議以及中央經濟工作表態繼續延續此前基調,目前政策已逐步落地,宏觀經濟有望持續復蘇,有助於提升市場情緒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作為A股市場核心資產的滬深300指數有望充分受益,配置價值顯著。 (2025-03-04)

 

本月漲幅排名前十
排名 代碼 基金名稱 漲跌幅
(月)
1 517520 永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 17.29%
2 512400 南方中證申萬有色金屬ETF 7.70%
3 560500 鵬揚中證500質量成長ETF 4.55%
4 512670 鵬華中證國防ETF 4.02%
5 159992 銀華中證創新藥產業ETF 3.93%
6 159905 工銀深證紅利ETF 3.65%
7 515120 廣發中證創新藥產業ETF 3.37%
8 515650 富國中證消費50ETF 3.34%
9 159865 國泰中證畜牧養殖ETF 3.29%
10 159996 國泰中證全指家電ETF 3.24%
  • 國泰基金:供給端看,市場大豬供給增加,而隨著氣溫上升,大豬需求或將減弱,生豬養殖有望進入產能去化主旋律。往後看,在2025年豬價持續低位情況下,後續產能去化容易程度或再度提升,產能長期仍有望波動去化。板塊估值目前處在相對低位,生豬養殖板塊價值凸顯。(2025-04-02)

  • 國泰基金: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將重點推進“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等工作,經濟政策著重惠民生、促消費,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中央已明確安排3000億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隨著各地方政府2025年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落地,有望為家電消費注入強心劑。(2025-04-02)

 

本月淨流入額排名前十
排名 代碼 基金名稱 淨流入額**
(億人民幣)
1 588000 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 49.63
2 588200 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 36.97
3 159819 易方達中證人工智能ETF 20.60
4 562500 華夏中證機器人ETF 17.72
5 588080 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 15.06
6 510050 華夏上證50ETF 14.97
7 159869 華夏中證動漫遊戲ETF 14.96
8 159995 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 11.95
9 512200 南方中證全指房地產ETF 11.43
10 512480 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 10.94
  • 華夏基金:科創板2021年來深度調整,估值經歷了長期大幅下行週期後風險釋放較充分,整體估值處於偏低位置。科創板是“國九條”指導下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是政策支持與產業升級的重點領域,疊加近期在關稅擾動和科技“卡脖子”背景下,具備技術壁壘和國產替代確定性的硬科技板塊或成為短期資金避風港,且受全球宏觀下行實質性影響最小。(2025-04-08)

  • 嘉實基金:在行業週期復蘇、政策紅利釋放及國產替代深化的背景下,科創芯片中長期成長空間明確。然而,當前階段,板塊存在高估值、資金博弈、外部擾動、市場大環境不確定等各種問題,短期波動可能會大幅加劇。從基本面視角來看,一方面25年芯片受益於存儲、模擬、微處理器等傳統板塊週期復蘇的業績修復,另一方面AI應用的深化也會帶動整個芯片板塊新成長需求的爆發,並且25年的AI成長機會不像過去兩年那樣過度集中在算力芯片這一個領域上,25年AI硬件存在爆發的可能,這將從底層消費電子產品屬性帶動整個板塊的成長性增長。因此,短期科創芯片板塊可能存在一定跟隨性震盪,全年維度來看,科創芯片投資價值顯著,值得重點關注。(2025-03-04)

  • 華夏基金:海內外巨頭紛紛佈局,人形機器人政策不斷加碼,疊加技術突破,關鍵技術與產業化加速。2025 年以DeepSeek為代表的大模型開源趨勢加快,機器人成本與壁壘降低,應用終端百花齊放。在老齡化與人力成本推動下,人形機器人性價比凸顯、需求增長,有望成為新興產業。關稅問題影響短期風險偏好,而機器人技術對於一國製造業成本與效率的長期影響將使得機器人產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2025-04-08)

 

本月日均成交額排名前十
排名 代碼 基金名稱 日均成交額***
(億人民幣)
1 510300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39.92
2 588000 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 39.44
3 159915 易方達創業板ETF 25.01
4 510050 華夏上證50ETF 21.03
5 588200 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 20.71
6 512880 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 17.49
7 510500 南方中證500ETF 15.08
8 512100 南方中證1000ETF 14.84
9 510310 易方達滬深300ETF 13.65
10 562500 華夏中證機器人ETF 12.14
  • 華夏基金:近期特朗普超預期關稅導致市場風偏回落,而國內宏觀政策儲備工具和空間充足有望發力對沖,核心資產優勢凸顯。上證50行業分佈均衡,內需復蘇相關板塊權重較高,有望受益政策刺激和國產替代帶來的盈利回升,且央國企含量高、股息率高,市場更具配置價值。(2025-04-08)

  • 國泰基金:受益于市場活躍度增加及投資收益提振,證券行業基本面有所提升。展望後市,在海內外機構紛紛對國內經濟及市場表達樂觀態度或上修預期的情況下,市場的活躍度和行情的延續性有望保持。此外,政策鼓勵行業內的並購重組,也可能成為證券行業貫穿全年的一條投資主線。(2025-04-02)

南向合資格ETF一覽

代碼 基金名稱 追蹤指數 基金規模
(億港元)
漲跌幅
(本月)
淨流入額**
(本月,億港元)
日均成交額***
(本月,億港元)
2800 盈富基金  恒生指數 1,529.37 2.46% -34.95 187.36
2828 恒生中國企業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 345.13 2.20% 42.38 139.68
3033 南方恒生科技  恒生科技 434.57 -1.14% 17.83 66.85
3067 安碩恒生科技  恒生科技 196.26 -1.08% 64.43 4.42
3037 南方恒指ETF  恒生指數 10.65 2.46% -0.24 0.05
3032 恒生科技ETF  恒生科技 49.42 -1.12% 0.27 1.87
2837 GX恒生科技  恒生科技 23.26 -1.11% -3.26 0.06
3088 華夏恒生科技  恒生科技 17.73 -1.09% -8.53 1.27
3110 GX恒生高股息率 恒生高股息率指數 46.56 2.19% -10.87 0.18
3403 華夏恒 ESG 恒指ESG增強指數 88.22 2.00% 1.66 0.86
2801 安碩中國 MSCI中國 226.72 3.55% -1.44 0.10
2825 標智香港 中證香港100 22.19 2.67% -0.14 0.00
3040 GX中國 MSCI中國 67.20 3.53% -25.10 0.02
3069 華夏恒生生科 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 2.67 9.63% -1.73 0.15
3070 平安香港高股息 中證香港紅利 18.45 3.20% -0.23 0.21
3115 安碩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 19.79 2.46% 0.00 0.06
3039 易方達恒指ESG 恒指ESG增強指數 6.09 2.32% -0.31 0.01

 

數據來源:上交所,深交所,香港交易所,中華交易服務。截至2025年3月31日。
**凈流入額(估算)=Σ(基金份額增加額×當日成交額÷當日成交量)。
***日均成交額為該ETF在當地市場的日均成交額。
ETF為交易型開放式基金或交易所買賣基金的簡稱。
 
 
更多数据

ETF發行人的更多信息

國泰基金是國內首批規范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截至2022年7月22日,國泰旗下非貨幣ETF基金共計41只,總規模984.78億元。
更多信息詳見官網www.gtfund.com;
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首批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公募基金規模近6000億元。
更多信息,請見公司官網:www.huaan.com.cn;
華夏基金成立于1998年,截至2024年6月末,華夏基金共佈局88只ETF,全面覆蓋A股,港股,海外等主流市場,管理規模超4700億元。
更多信息請見公司官網: https://fund.chinaamc.com/;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8 年 3 月 6 日。截至2022年6月30日,南方基金共管理公募基金296只,公募基金規模10502億元。
更多信息請見公司官網:http://www.nffund.com;
鵬華基金成立于1998年,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管理267只公募基金規模9292億元,其中含22只ETF規模242億元。
詳見公司官網http://www.phfund.com.cn;
嘉實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截至2022年6月,公司共管理275只公募基金,總規模 7,816.23億。共管理32只ETF,總規模362.58億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見公司官網:http://www.jsfund.cn/;
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截至2022年6月30日,富國基金公募資產(剔除貨幣基金與短期理財債券基金)規模為6472.55億元。
更多信息請見公司官網:http://www.fullgoal.com.cn/;
銀華基金成立於2001年5月。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管理37只ETF產品,總規模超過1300億元。
更多資訊請見公司官網:http://www.yhfund.com.cn/;
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招商基金非貨規模超5600億元,首次位居行業第5。
更多信息請見公司官網:http://www.cmfchina.com/main/index/index.shtml;
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3月7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管理138只公募基金,其資產管理規模達3200億元。
更多資訊請見公司官網 https://www.fsfund.com/;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5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資產規模超萬億,管理開放式基金295只。
更多信息請見公司官網:http://www.gffunds.com.cn/;
天弘基金成立于2004年。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管理160只公募基金,規模11,968.95億元。
更多信息詳見公司官網:http://www.thfund.com.cn/;
華泰柏瑞基金成立于2004年11月。截至2021年底,華泰柏瑞基金權益類ETF規模突破1040億元人民幣。
更多信息請見公司官網:http://www.huatai-pb.com/;
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匯添富”) 成立于2005年,總部位于上海。截至2022年上半年,共管理252只公募基金。
更多信息請見公司官方網站http://www.99fund.com/
;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HKEx
深港通公告 滬港通公告 ETF納入互聯互通合資格證券

重要通知


重要風險警告 / 事項
此互聯互通ETF信息平臺網頁(「此網頁」)內載有及/或提供之資料僅供參考之用。此網頁并不構成,亦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詮釋為廣告、在任何司法管轄區為投資建議或證券買賣要約、招攬或建議,以及沒有意圖為任何投資策略、程序或產品的結果提供代表或保證。
此網頁并非針對亦不擬發給任何其法律或法規不容許的司法權區或國家的人士或實體又或供其使用,也非針對亦不擬發給任何會令中華證券交易服務有限公司(「中華交易服務」、「CESC」)、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統稱「該等實體」,各稱「實體」)須受該司法權區或國家任何注冊規定所規管的人士或實體又或供其使用。此網頁概無任何內容可視為對任何該等實體帶來任何責任。
中華交易服務并不試圖以任何資料提供投資、法律、稅務或其他意見,也未表示任何所討論的投資工具或服務適宜任何投資者。
投資者須注意,所有投資涉及風險,包括可能會損失投資本金。投資產品之價格可升亦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而所呈列的過往表現資料并不表示將來亦會有類似的表現。投資者不應以本信息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而應詳細閱讀有關投資產品之銷售文件及條款細則(包括當中所載之風險因素之全文),并在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咨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
 
免責聲明
中華證券交易服務有限公司(「中華交易服務」、「CESC」)在本網站及其任何頁面(「本網站」)提供的資料(下稱「信息」) 僅供參考之用。中華交易服務竭力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但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可靠性或對任何特定用途的適用性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對于任何因信息不準確或遺漏及/或因根據信息所作的決定、行動或不采取行動所引致的損失或損害,中華交易服務概不負責(不論是民事侵權行為責任或合約責任或其他)。信息并不意圖構成投資意見及/或建議作出(或不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任何人士有意使用信息或其任何部份應尋求獨立專業見。信息不包含任何類型的明示或暗示保證,包括(但不限于)適銷性、適銷性質量、所有權、特定目的的適用性、安全性和不侵權的保證。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圳交易所)并未就信息的提供做出過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包括(但不限于)對其適銷性、適銷質量、所有權、特定目的的適用性、安全性及非侵權等的保證。任何人因該等信息不準確、缺失及/或因依賴其任何內容而造成的任何損失和損害,香港交易所、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概不承擔責任(無論其為侵權、違約或其他責任)。
對于此互聯互通ETF信息平臺網頁(「此網頁」)所載由第三者制作之資料的準確度或可靠性,中華交易服務并無作出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在任何情況下,中華交易服務概不就由第三者制作及提供之資料的任何建議、意見或陳述而引至的任何損失或破壞承擔任何責任。此網頁所載資料僅供一般資料及參考,并不構成,亦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要約、招攬或建議投資于此資料內所述之任何證券或投資項目。此資料所表達的預測及意見只作為一般的市場評論,并不構成招攬、建議、投資意見或保證回報。資料內容所發表的意見為有關講者的意見,并不代表中華交易服務觀點。有關意見亦可予修改而毋須另行通知。有關意見不可視為對個人持有或市場策略的招攬、建議或意見。中華交易服務并未就此網頁所載任何第三方資料、預測及/或意見的公平性、準確性、時限性、完整性或正確性,以及任何該等第三方預測及/或意見所依據的基準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陳述、擔保或承諾,亦不會就使用及/或依賴此網頁內之第三方資料而負責或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投資者須自行評估此網頁內的資料及相關資料的相關性、準確性及充足性,并作出彼等為該等評估而認為必要或恰當的獨立調查。中華交易服務并無就所述任何資料是否適合或切合任何個別人士的情況作出任何聲明、招攬或推薦,亦不會就此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須基于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經驗、投資目標及特定需要而作出投資決定;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應于作出任何投資前咨詢獨立專業顧問。
 
連結往其他網站
此網頁可能設置連結至其他由非屬于中華交易服務營運的機構之網站。此等連結僅為閣下取得市場內其他有關機構的進一步資料而提供。此等網站所提供之資料、產品或服務不受中華交易服務所控制,故此中華交易服務對所其上述的、服務或產品之準確性或合適性不作任何評論,亦概不承擔任何責任。閣下宜自行向此網頁所描述之第三者或連結直接查詢。此網頁包含指向第三方網站連結不應被視為中華交易服務對該第三方網站的認可或該方對本網站的認可。
跟并非由中華交易服務營運之網站鏈接,并不表示中華交易服務授權轉載任何對方提供的資料,因為此等資料可能受第三方知識產權規限。
 
下載及電子郵件
此網頁允許下載文件。對于下載或通過電子郵件發送任何這些文件可能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中華交易服務不承擔任何責任。電子郵件不安全,可能會被截獲、損壞或修改。對于因傳輸中斷或有缺陷而引起的錯誤或遺漏,中華交易服務不承擔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
在遵守有關法律與本聲明的前提下,任何機構或個人可基于非商業目的瀏覽、下載本網站的內容,但在未經中華交易服務事先書面許可,嚴禁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法分發、再分發、復制、修改、傳播、使用、再使用及/或存儲信息的全部或部分。
 
 
 
 
 
 
 
Back to top